資訊科技與關懷文化

*梁迪敏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講師 | 2007年05月

  在一個有關長者服務的研討課上,筆者的一位學生提出一條問題:「究竟資訊科技能否加強兩代之溝通與關懷」? 其他學生的回應莫衷一是。一方認為「運用視像傳送可以互相問候」、「兩代可以一齊學習資訊科技以增進感情及話題」;另一方則認為「對長者而言,資訊科技仍是一個新鮮產物,未必懂得處理」、「冷冰冰的資訊科技無助拉近兩代距離」、「不及後生抽空與他們一起飲茶來得實在」。

  這條看似普通的問題令人深思。事實上,若在一百年前問這條問題根本是天方夜譚,因為在當時,電話已是跨時代的新產物,尚談不上什麼資訊科技、什麼電腦、或什麼光纖;同時,若在一百年後問這條問題也可能未必適用,因為下一代或再下一代的長者定當自出生起伴隨著資訊科技成長,而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到那時,兩代運用科技作溝通,是平常的事。

  故此,這條問題在這年代被提出是有其道理的、亦有其「時代價值」。畢竟,資訊科技面世的日子尚短,雖然在我們這世代出現,但卻有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發展,相關產品、功能不斷推陳出新。就算是此一代的中年人,有時也有「吃不消」之感。

  但這一班普遍來自核心家庭、全是伴隨電腦長大的年青人,資訊科技對他們來說是駕輕就熟。說實在,長者亦如年青人一樣,正努力追趕時代的步伐,現時長者中心開辦了形形色色的電腦班組;亦有一些長者閒時會到中心練習中文輸入法、繪圖軟件、玩玩電腦遊戲等等。

  無可否認,資訊科技的確可以增進感情及話題。與此同時,我要令年青人知道長者更需要實質的關懷,那比虛擬世界來得實在,來得真切。核心家庭的普及,既使年青一輩較少機會接觸長者,亦令獨居長者或兩老共住的情況越來越多。親自向長者說聲問候、閒時探訪一下長輩,足以令他們樂上半天。年青人要明白資訊科技只是溝通的其中一個途徑、亦非最重要的途徑。如果輕重不分、本末倒置的話可能適得其反。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