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間發鈔銀行的行址

*鄭寶鴻 | 2008年06月

  「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於1859年在香港開業,1863年起發鈔。1911年易名為「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到了1956年縮短為「渣打銀行」。最初的行址,位於德輔道中,中環街市的東鄰,應為現時的域多利皇后街與「集友銀行」的所在(當時域多利皇后仍未開闢)。到了1878年,遷往皇后大道中4號(都爹利街口)。1890年,再遷往斜對面的皇后大道中與雪廠街交界。到了1894年,再遷往現址。 


有利1975年停止發鈔

  渣打德輔道中現址的前身為另一間發鈔銀行「有利銀行」的所在,但「有利」於1975年起已停止發鈔,稍後亦結業。渣打的現時行址曾經歷1957及1990的兩次重建。於日佔時期被用作官方機構。 


改名為滙豐銀行 

  「香港上海滙理銀行」於1864年成立,1865開業,所在為皇后大道中1號的「域厘行Wardley House」,隨即於同年發鈔。1881年,該行的中文名由「滙理」改為「滙豐」,而域厘行於1886年改建為該行的第二代行址。第二代行址為一前後風格不同的建築物,面向皇后大道中正門的一方,一如羅馬的聖伯多祿教堂。德輔道中的一座,則為一般形式的四層高寫字樓大廈。

  1933年,位於該行東鄰的第一代大會堂拆卸,部分地段售與滙豐,連同第二代的行址,一同興建為樓高十四層的第三代總行,於1935年10月10日落成,當時為遠東最高的建築物。1981年滙豐總行再度拆卸重建,於1985年建成現代化的新行址。 


中國銀行成發鈔銀行 

  1921年在港開設的「中國銀行」,是位於皇后大道中4號,即渣打的舊址。1947年,第一代大會堂舊址的餘下部分公開拍賣,為中國銀行以每呎地皮250元的「天價」所投得,於1951年建成當時全港最高建築物的總行大廈。該行大於1982年購得原金鐘兵房美利樓的地段,於1990年建成新的總行大廈。中國銀行於1994年開始發行港鈔,為香港有史以來第八間發鈔銀行。

圖片說明


1953年的中國、滙豐及渣打銀行。


面向德輔道中(左)及皇后大道中(右)的滙豐銀行,約1905年。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