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老人潮

梁迪敏 | 2007年02月

  2006年是一個「慶祝年」、亦是一個「展望未來年」。

  六十年前,那是1946年。當時,二次大戰已經結束,社會百廢待興。論歷史的名氣,那年頭始終不及之前的1945年,然而前者同樣饒富意義──開展了美國人稱之為嬰兒潮的生育高峰期──一如以往大災難過後的普遍現象。美國及其他一些地區的出生率在那年往後近二十載都出現了明顯的升幅。

  大家可以屈指一算,第一批在1946年出生的「嬰兒潮」成員(baby boomer)會在今年慶祝他們的六十大壽;那麼嬰兒潮最後一批的成員,亦將會在2024年擺他們的壽酒或開他們的生日派對。至於香港,特區政府也推算在2033年,27%的市民為長者。本地人口急速老化的情況至本世紀四十年代才慢慢放緩。

「老」的定義
現時大家對年老的定義沒有劃一的標準;就算以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作界定,究竟是六十歲及以上、六十五歲及以上、還是其他年齡才算是老人(或長者)呢?各方至今仍未有共識。如果你將六十歲及以上人士定義為長者的話,那麼由當年的「嬰兒潮」推至現在的「老人潮」已經靠岸了。就算是以六十五歲及以上作界定的話,這股老人潮亦將會在五年後衝上岸。

  但無論如何劃分,出現老人潮是一個改變不了的事實;同時亦要為這個事實賦予正面的意義及認知。我們要感謝醫療科技的進步、公共衛生的改善、健康意識的提高及社會經濟環境的穩定等因素,使人類的預期壽命普遍而言得以提升。當然,嬰兒潮過後的低出生率與老人潮不無關係,你可以說避孕技術的出現及改良、教育水平的提升等原因間接推高了這個浪潮。試問在青銅器年代或者是中世紀,那有老人潮的出現?畢竟,以往的確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而當年那股「嬰兒潮」轉成現在廣泛出現的老人潮也許是前所未有的。

  當廿多年後,平均每四個香港市民中便有一位是長者。有人會認為再遲些少,說不定在一條街上可能遇到十個八個的「老老」(old-old / the oldest old)(長者當中最年長的一批,有些學者將85歲及以上的人劃為此組別)、甚至是百歲老人都不足為奇。

預期壽命、生活質素與健康
  當然,預期壽命的增長不能保證生活質素,但健康的生活模式卻有助提升生活質素、延年益壽。既要長壽又健康,個人層面一定要作出實際行動、立即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有何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其實生活模式不健康的人總會比過著健康生活模式的人長壽。故此,若是將老老組別隨機抽樣的話,可能既長壽又健康的數目比長壽但不健康的為多。所以千萬不可忽視健康生活模式的重要性。

  說開長壽,人們對「長壽」的理解可謂大同小異。至於對健康的認識,可幸的是,筆者近年留意到香港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就算是過年時節,祝賀人家「身體健康」的頻率似乎也有上升的趨勢。惟話又說回來,有不少市民(包括長者)以為個人的「健康」就是等同「沒有疾病」、「身壯力健」、或「身體功能良好」。若只從生理方面定義「健康」,就是這樣簡單嗎? 那當然不是。雖然每個人的老化速度、甚至是個人體內每個器官的退化速度皆不相同,但在老年階段,生理方面的正常衰退是必然及自然的規律、亦是一般人能夠適應的;而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同樣亦可以有健康的生活及心態。所以如果只從身體角度去認識「健康」並不全面。儘管學者們對「健康」提出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大家不妨從今日開始可以將「健康」理解為個人在身體、心理、社交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發揮、並保持個人最佳狀態。同樣重要的是,趁著老人潮的拍岸,我們要鼓勵身邊越來越多的「弄潮兒」坐言起行,健康地迎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