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海旁風光

*鄭寶鴻 | 2008年06月

  1889年開始的中西區填海,是由中環美利道迄至石塘咀,當中包括上環在內。而上環的海岸線於填海工程完成後,亦由永樂坊(後來易名永樂街)伸延至由永和街起至「鹹魚欄」(德輔道西)起點處的「三角碼頭」間的一段干諾道。 


建多座碼頭供停泊

  由1900年起,當局在這段干諾道旁興建多座新碼頭,包括:往東紅磡、九龍及筲箕灣的渡海小輪碼頭、船政局(海事處)碼頭、位於永安公司對開的省港澳碼頭、兩榮碼頭、厚德碼頭、平安碼頭,位於現西港城對開的往旺角及深水埗小輪碼頭、元安碼頭、海安碼頭及先前提到的「三角碼頭」(正式名稱為「永樂街碼頭」)等多座,此等碼頭除提供予前往澳門及省城(廣州)和國內各城市的「內河船」停泊外,亦予由世界各地來港的「大洋船」停泊。

  由於多座碼頭設於此,這段位於上環區的「海皮」(海旁的俗稱),形成一繁盛的客運中心,先施、永安及大新的三間大百貨公司亦在此開設,還有不少較小型者,以及一些供應貨品予普羅市民的「洋雜店」。

  不過,最多的是櫛比鱗次的大小旅館,以滿足在這一帶上岸的旅客。此等旅館多名為客棧、旅店,而少數則名為酒店,較著名的酒店則為「大東」及「皇后」兩間。  


公廁設於馬路中心

  有兩座公廁設於上環干諾道中的馬路中心,以方便旅客。約1960年才被拆卸,以適應開始繁忙的交通。不少錢銀找換店,在這一帶旅店的舖面開設,亦多兼售馬票。由於

這等客棧和旅館的顧客多為中下級者,除接待旅客外,亦兼作聚集於這一帶之私娼的「陽台」,形成一「艷」(其實是「臭」)名遠播的「人肉市場」。

  1950年代中,德記、厚德及平安碼頭拆卸,當局在此進行填海,於1958年完成。這新填地瞬即成為市民消閒場所的「平民夜總會」。於1970年代中因興建信德中心及港澳碼頭,此「夜總會」才漸次向西移,於1990年代中才消失。此外,不少食肆亦在此開設,包括一間「天津海景樓」,一間暗喻「風月無邊」的「 二餐室」。

  這一帶的地標,為現時已改為「西港城」的上環街市。

圖片說明


現為「信德中心」的上環港澳碼頭,約1962年。 


機利文街與干諾道中之「海皮」,約1920年。

 


返回頁首